基层治理四部曲 ,建设乡村新面貌 燕京理工学院会计学院暑期体验省情社会实践活动
发布时间:2021-08-11 16:30 点击量:
正值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,燕京理工学院会计学院“以青春之名,助乡村振兴”社会实践团队积极响应河北共青团中央组织开展“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”的号召,来到因“九河之间”而得名的河间市,感受深厚的文化底蕴,了解涵盖红色文化、诗经文化、历史文化等旅游资源,体会诗经之乡,文化河间。
一早,实践团队在河北省河间市兴村镇大庄村门口集合,开展一天的社会实践活动。其位于河间市区正西1.5公里,全村143户农户,共有人口557人,村民主要经济来源为蔬菜种植和树苗培育。该村石炳启从部队退休回乡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后,以军人优良的素质和雷厉风行的作风,狠抓基层治理,短时间内村庄发生根本性变化,村容村貌焕然一新。而这次前行,实践团队队员也有幸与他进行交谈,听他讲述了他的“治村故事”,介绍了大庄村的发展变化之路,讲述了如何由一个后进村变为一个模范村的过程。
他是一名副师级大校军官,退休后回乡当起“村官”;他一心一意为村民办实事、办好事,三年时间把一个班子涣散、矛盾多发、垃圾遍地的后进村变成一个村容整洁、村风文明的模范村。他就是河间市兴村镇大庄村党支部书记、村委会主任,大庄片区党总支书记石炳启,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现着一名党员干部、一名退役军人的奉献与担当,先后荣获“全国模范退役军人”“全国最美退役军人”“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”等多项荣誉,并荣登“中国好人榜”。7月29日,石炳启被授予“燕赵楷模”荣誉称号。
随后,我们走进大庄村,处处充满着生机与活力。谁能想到,如此优美的村庄之前竟是垃圾遍地、私搭乱建严重的“后进村”。
而为了彻底改变家乡的落后局面,石炳启上任后奏响了“治村四部曲”。第一部曲,抓党建、抓领导班子建设、抓党员模范作用。2018年4月第一次召开党建大会时,只来了9名村民。他用自己当例子,给大家讲担当,讲奉献,村民们很受感动。后来,来开会的村民渐渐多起来,每半月一次的党建会也坚持开了下来;第二部曲,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。石炳启上任至今共发布了19份文件,包括村规民约、街道管理办法等,并通过全村张贴公告、大喇叭广播等形式做到家喻户晓。同时组建了退役军人服务队、青年先锋队、村民调解委员会……大庄村的村风发生了明显转变;第三部曲,办好民生实事。上任后,石炳启带领村民干了四件大事:修排水管道;拆除违建,包括街道上的猪圈、厕所、影壁墙等;解决村里的垃圾问题;回收闲散、有违建的土地;第四部曲,就是给村民树立目标,我们决定从新农村规划做起,房屋规划、街道规划、树木绿化全部搞起来,让大家生活有奔头”石炳启说。
而面对未来,他想重点打造大庄村的产业链,围绕乡村振兴做文章。利用大庄村距离河间市区较近的优势,大力发展休闲采摘农业,集中建设蔬菜暖棚,用绿色产业让村民的腰包鼓起来。这也是我们这次调查的主题所在,实践团队成员纷纷为他鼓掌,他让我们亲眼看到了一个地方的发展需要一位怎么样明智的领导人,也看到了乡村振兴的实际效果以及人民的不懈努力。
经过一上午的学习、参观、实践,实践团成员深深地懂得,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,家乡的美好变化是大家齐心协力,一点一滴干出来的,希望不久的将来自己也能为家乡的建设添砖加瓦。